太原兵工厂对比东北兵工厂,太原兵工厂和沈阳兵工厂

抗战时期,中日两军的武器装备差距是导致多次失败的重要原因,有时即使赢了,中国军队的损失也比日军的损失还要大,因为差距太大。论武器。


军备差距可以通过内部生产或外包来缩小,各国实际上遵循两个步骤投资国内武库和在购买武器的同时模仿武器生产。外国武器装备。


但当时的武器并不便宜,而且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重新装备200万国内军队。精锐部队数量。


当时,国内兵工厂除了规模较大的沉阳、太原以外,生产能力都不是很强大。9月18日事变后,沉阳兵工厂落入日军手中,而大院兵工厂也难以恢复武器生产,因为大院在全面抵抗爆发后立即陷落。


其中沉阳兵工厂的陷落是非常不幸的,这个兵工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价值无法估量,因为它不仅可以模仿步枪和机枪,还可以制造大炮等重型武器。


***战争后,先进火炮的威力为国人所熟知,清末新军成立时,也非常重视火炮火力。装备了新军中最好的装备,北洋六省各建立炮兵团,配备各型火炮,门数多达54门。


在随后的军阀战争中,北洋军增至120万人,再加上一战后强国对中国的军事禁运,中国军队的重火力变得极其薄弱。1920年代。


风教掌门张作霖深知先进武器在近战中的威力,决定打造自己的武器。


1921年,张作霖在造币厂基础上建立了枪支弹药厂奉天兵工厂。次年,在关外被殴打后,冯军承诺“整顿军队,增强军力”,特别重视兵器工厂,引进大量日本先进机器制造军需品。


1924年以后,兵工厂生产轻重武器,包括辽13式79式步枪、辽17轻机枪、辽13重机枪。


由于奉军偏爱重火力,炮厂在研制火炮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造的火炮有


辽13式75毫米火炮、辽13式100毫米火炮、辽13式105毫米火炮、辽14式150毫米火炮、辽14式37毫米平板火炮、辽14式75毫米山地火炮、辽14式77毫米火炮、辽16-进75毫米高射炮。


上述火炮总生产量为1000多门炮,除消耗外,装备东北军10个炮兵团,后期还将向中央军第6、第8炮兵旅供应装备。同时,中央军装备了姚14式150毫米榴弹炮,炮兵第8团和炮兵第17团则从沉阳兵工厂生产火炮,占中央军火炮数量的三分之一。全面抗战初期。


随着枪支、火炮的研制成功,沉阳兵工厂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到1930年,沉阳兵工厂年产量达到步枪6万多支、轻机枪1000挺、大炮150门、迫击炮1000门。


弹药方面,年产量20万发以上,迫击炮弹50万发左右,子弹日产量40万发,年产量数亿发。


按照这个生产量,沉阳兵工厂的武器不仅可以满足东北军40万人的需要,还可以大大提高中央军的重火力部队,即使是步枪,年生产量也能满足东北军的需要。我们需要10个部门。


然而,已经达到全盛时期的兵工厂却无法保持为中国军队服务的辉煌,随着1931年“九十八事变”的爆发,整个东北地区落入日军手中。


侵华中国东北后,日军从军械库缴获了大量武器成品,其中包括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轻机枪2500挺、迫击炮2300门、大炮250门、子弹300万发、炮弹10万发。存放在工厂保险箱内的7000万元也被洗劫一空。


仅这个数量就足以满足20个师的武器需求,而侵华日军不仅从已经生产出来的武器中获益。


鉴于军械库设施齐全、装备齐全、装备显着先进,日本人立即开始利用该工厂生产自己的武器弹药,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


1944年,当兵工厂遭到美国空袭时,产量约为


月产量步枪6000余支,轻机枪80挺,重机枪60挺,38式野战炮、41/94式山炮、92式步兵炮、88式高射炮月产量共计60挺枪。月产4至8门火炮和94式火炮,普通火炮月产30至50门火炮,81迫击炮月产10至20门火炮。


弹药方面,月产量为子弹1.5至900万发、炮弹3万至5万发、手榴弹7万至15万枚。无烟火药30-40吨,铵炸药200-450吨。


日军车师共装备75毫米野战炮12门、75毫米山炮52门、70毫米步兵炮40门、榴弹发射器298具。


对于重型武器,沉阳兵工厂的年产量可以满足两个师的需要,而对于步枪和弹药则远远超过两个师的需要。


据统计,日军在华使用的山炮45%、弹药70%、手榴弹、迫击炮100%都是沉阳兵工厂生产的。


直到1944年,美国才两次空袭兵工厂,使武器产量大幅减少。然而此时,距离抗战胜利还不到一年,日军已经使用这里生产的武器进行破坏数年了。


看完本文,相信各位应该对太原兵工厂对比东北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和沈阳兵工厂的具体内容有所了解了吧,欢迎诸位网友持续关注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