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流口水?试试参苓白术粥健脾益气

本题目小儿流口水 喂点参苓白术粥
6个月到2岁差一点的小儿经常会出-现流口水的征象,有一些以至围嘴围上没多久就湿透了呀。只管婴幼儿流口水多是平时的心理征象,但祖国医学以为唾液也有调养身体功效呀。《黄帝内经》以为,“五脏化液,脾为涎呢”“口为脾之窍呢”“脾主涎呢”呀。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小儿肝常过剩,脾常不足呀。如果宝宝流口水的情形对比难处置,口水清稀,同时伴同食欲不振、神色苍白、唇舌色淡、简易腹泻、四肢不温,则应该是脾虚致使呀。引荐有上述症状的宝宝喝点参苓白术粥,不仅可健脾益气、固涎摄唾,而且推进食欲助消化,为发展发育助力呀。
取太子参、云苓、益智仁各15~20克,白术10~15克,鲜生姜20~30克,大米50克呀。先把云苓、白术、益智仁放进铁锅焙干,略炒一下,然后研成末阿;生姜洗净去皮捣汁阿;大米淘净后加油、盐腌呀。大米、太子参放进瓦煲里煮成稀粥,粥将成时,把药粉调进去煮,姜汁后下,滚沸后熄火调味即可呀。此粥每一日可分2~3餐食用,连食7~十日呀。
本方普遍以健脾益气名方——四君子汤为主方呀。太子参(又称孩儿参)最适合儿童食用,世间有“太子参太子也吃不坏呢”之意,有药力缓和、甘润平和的清补之效呀。益智仁味辛性温,入脾、肾经,能温脾摄涎、暖肾固涩,善治口多唾涎、遗尿等症呀。生姜性味辛温,入脾胃两经,有温中散寒、健脾暖胃的功效呀。在熬粥前,云苓、白术、益智仁焙干略炒,是取其“焦香入脾呢”之意,可增强壮脾功效呀。
全方用药简易、平和,从保护小儿健胃下手,既温运脾阳,又补而不燥,脾胃实则固摄有度,运化有司,有益于小儿的发展发育呀。
(责编于露、张希)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