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检索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本文目录

一、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检索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发展进程与计算机技术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4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计算机信息检索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离线检索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自从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世以来,人们就一直幻想着用计算机来搜索文档。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打孔卡”和“打孔纸带”数据录入技术和设备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相继出现。它们被用作存储摘要、搜索词和查询题的媒介,使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文档检索领域。被应用在.


1954年,美国海军军械中心首先利用IBM-701计算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实现了单位词组合检索。检索逻辑仅采用“逻辑与”,检索结果仅为文献编号。195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其进行了改进,输出结果增加了标题、作者、文献摘要等项目。1964年,美国化学文摘社建立了自动化文档处理系统,使大部分摘要编写工作以及后来的计算机检索工作实现了计算机化。同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建立了计算机数据库——医学文献分析检索系统,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或”、“与”、“非”等运算,还可以检索文献多种方式。


该阶段主要以离线检索的形式开展检索服务。其特点是一个检索题不是立即得到回,而是收集并处理大量题。处理时间长,人与机器无法沟通。因此,检索很困难。效率往往不太理想。然而,离线检索中的主题设置服务对于科技人员来说非常有用。主题设置服务可以首先根据用户的要求登记用户的题,并将其保存在计算机中,形成题文件。每当新的数据进入数据库时,都会对这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符合用户题的最新文献提交给用户,以便用户随时了解该主题的进展情况。


网上搜寻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初期。由于计算机分时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改进,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形成和检索软件包的建立,用户可以通过检索与检索系统的中央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终端设备,从而实现远程检索。数据库检索的目的是实现在线信息检索。


这一时期,由于计算机处理功能的加强、数据存储容量的扩大以及磁盘驱动器的应用,为建立大型文献数据库创造了条件。例如,美国的DIALOG系统、ORBIT系统、BRS系统、欧洲的ESA-IRS系统等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开发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已在国内或组织内得到实际应用。


可以说,在线检索是科技信息工作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检索的水平。


网络化在线搜索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因为电话网、电报网、公共数据通信网都可以传输情报检索数据。特别是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使通信网络更加现代化,信息检索系统更加化。信息用户可以借助通信网络直接连接检索系统,实现不受地域的在线信息检索。特别是世界上各大检索系统纷纷进入各种通信网络。每个系统的计算机成为网络上的节点。每个节点连接多个检索终端。节点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网络上的任何终端都可以在线检索所有数据库的数据。这种在线信息系统网络的实现,使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搜索到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料,使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二、如何制定计算机检索策略?

制定检索策略用户委托查新制定检索策略的说明查新者在进行计算机检索之前,应事先制定周密的检索策略。


表达查新客户端的信息需求,以获得满意的搜索结果。尽可能节省时间并降低搜索成本。选择搜索系统和数据库。选择检索系统时,应考虑其功能、提供的数据库、价格和易用性等因素。对搜索项进行概念分析。查新者应在分析检索项的主题类型和主题结构的基础上,提炼、筛选出具有检索意义的主题词。选择主题词。注意所选检索词的全面性、特异性和一致性。应注意国内外常用技术术语的使用,不要遗漏同义词、缩写和拼写不同的英语单词。还应该注意提取项目隐含的概念;根据搜索词之间的关系,制定多个搜索词,可以根据角度和不同反应程度采用不同的搜索策略,并根据搜索结果不断调整搜索策略。


三、计算机检索技术有哪些?

计算机检索是指人们在计算机或计算机检索网络终端上使用特定的检索指令、检索词和检索策略,从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数据库中检索出所需信息,然后在终端设备上显示或打印的过程。


在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中,常用的检索技术主要有六种


1.布尔逻辑搜索


利用布尔逻辑运算符对搜索词或代码进行逻辑组合是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最常用的技术。常用的布尔逻辑运算符有三种,即逻辑或(OR)、逻辑与(AND)、逻辑非(NOT)。


2.截断搜索


截断检索是计算机检索系统中非常常用的技术。由于西方语言的构词特点,我们在搜索时经常会遇到名词单复数形式不一致的情况;具有相同含义的单词的英美拼写不一致;在词干上添加不同性质的前缀和后缀,可以派生出许多具有相似含义的单词。的话等等。这就需要使用截断搜索。


3.位置搜索


位置搜索也称为全文搜索和邻近搜索。所谓全文检索,就是利用记录中的自然语言来进行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位置运算符相结合,搜索词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是一种不依赖主题词库,可以直接使用自由词进行检索的技术方法。


4.限域检索


限定字段检索是指将检索词在数据库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内进行检索的一种检索方式。在检索系统中,数据库中通常设置两类可检索字段表达文档主题内容特征的基本字段和表达文档外部特征的辅助字段。


5.加权搜索


加权搜索是一些搜索系统中提供的定量搜索技术。加权检索与布尔检索、截断检索一样,也是文档检索的基本检索方法。然而,与它们不同的是,加权检索并不专注于确定搜索词或字符串是否存在于数据库中或者与其他搜索词不同。搜索词或字符串之间有什么关系,而是在满足搜索逻辑后,确定搜索词或字符串对文档是否命中的影响。


6.聚类搜索


聚类就是将未分类的事物根据其不同的内在属性将其归入同一类别,而不知道它们应该分为多少类别。


四、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一个完整的信息检索系统通常由信息源、信息组织与管理、系统功能、用户界面和系统支撑技术等几个核心有机部分组成。


1-信息源信息源是指计算机检索系统信息或数据的来源。信息检索系统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种公开文献,如期刊、书籍、研究报告、会议论文、专业文献、政府出版物、原始文献中的论文等;二级文献中的摘要、索引和目录;第文献文献中的百科全书、专业词典、名录、指南、手册等。


2-信息组织管理信息组织管理主要指信息索引的方式、组织方式和更新周期。信息组织和管理是否科学、实用、合理,将直接影响信息检索的有效性。


3-系统功能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所能提供的检索路径、检索方式和检索方式。信息检索系统的词汇管理等功能的状态将极大地影响检索结果。


4-用户界面用户界面负责用户与系统之间的通信功能,是实现系统软件和硬件两者之间通信不可缺少的连接。它通常由用户模型、信息显示、命令语言和反馈机制组成。


5、系统技术支持系统技术支持主要指系统及其软硬件的通用性、兼容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用户输入搜索词或题公式后,系统将搜索词或题公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然后将计算结果输出给用户。


五、如何搜索第一至第六个选项?

第一至第六选择的搜索方法


1-按照考生填写志愿的顺序在填写高考志愿时,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电子志愿表中的志愿,所以首先按照志愿查找顺序排列候选人填写的订单。


2-按招生批次高校一般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优势和需求设置不同的招生批次,如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等志愿者搜寻过程中,将按照录取批次对申请者进行排序。


3、根据考生成绩和排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和排名是决定录取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志愿者搜寻过程中,将根据考生的成绩和排名进行匹配,成绩和排名较高的考生将被优先考虑。候选人。


4、根据高校招生计划和计划平衡高校在招生时会制定招生计划,包括计划招生人数和专业录取要求。志愿者搜寻过程中,将根据各院校招生计划和计划余额对候选人进行排名,并根据候选人的成绩和排名进行匹配。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志愿者搜寻顺序可能会因地区、大学、年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考生在填写申请表时应了解当地招生政策和招生规则,并参考往年招生情况,合理安排申请顺序。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