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病房简介,母婴病房都是干什么

新生儿科副主任魏红教授进行床旁检查和指导。图片来源邹乐


亚亚,一个早产儿,在妈妈的怀里,贴着肌肤甜甜地睡着。这个原本应该还在母亲子宫里的婴儿,似乎又温暖又安全地回到了母亲的“子宫”。这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新生儿科妇幼病房。


在人们的印象中,当一个生病的新生儿被送进新生儿病房,就意味着一出生就要与父母分离。父母只能通过每天短暂的探访来探望孩子。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妇幼病房,家长可以24小时陪伴新生儿,避免“分离之痛”,感受家的“味道”。


新生儿家庭病房


家长可以参与24小时的治疗和护理。


“现在,别紧张,深吸一口气,像这样抱紧宝宝,你可以做得更好!”9月19日上午,新生儿科护士长许华润和主管护士的母亲王艳女士继续鼓励她采取“袋鼠姿势”,这是一种“护理”早产儿亚亚的护理方法,她的体重只有1780克。


重庆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魏红教授表示,与机械保温箱相比,声音、温度、心跳、母亲的爱抚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皮肤护理是安抚早产儿并支持其发育的好方法。


崇义儿童医院两江院区新生儿科妇幼家庭病房。图片来源邹乐


据了解,张的母亲在怀孕33周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她的姐姐雅雅出生时体重只有3磅,目前出现轻度黄疸症状,而她的弟弟还是新生儿。据报道,他因肺炎需要住院治疗。她以为自己要离开孩子一段时间了,没想到竟然被允许和丈夫一起住在医院的母子病房里。


丫丫父母在护士的指导下参与家庭式护理模式,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学习换尿布、处理窒息、抚摸、拥抱姿势、急救复苏、袋鼠拥抱……


新生儿科副主任魏红教授和护士长王艳考核新生儿妈妈的护理技巧,并教家长袋鼠式拥抱。图片来源邹乐


张妈妈说“宝宝一出生就在新生儿病房,我担心他哭了会有人抱抱他、安慰他。在母婴病房,可以参与带宝宝走。””。“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看着你的宝宝和你一起成长,让我安心,也让我作为一个新妈妈安心。”


2021年初,“高危儿童”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重庆市儿童医院全面启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旨在鼓励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护理高危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脑损伤儿童,可以加快孩子的病情康复,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改善预后,同时培养母爱,减少家长焦虑,是新生儿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魏红说。


家庭参与护理


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家庭


“王阿姨,可乐姐姐可以一个人走路了!”近日,家住湖北省恩施市的可乐妈妈给母婴病房的护士王艳发了一段女儿的短视频。视频中,女孩圆圆的脸,一双闪闪发亮的大眼睛,摇摇晃晃地走向镜头……


谁也没有想到,如此健康可爱的小女孩,一年前就收到了三张重病通知单,面临脑瘫的风险。


康复出院的“可乐”一家人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照片来源受访者


王艳护士说,“可乐在新生儿母婴病房住了一个多月,就康复出院了。”在此期间,可乐的父母在护士的帮助下学到了很多新生儿护理知识。出院后,可乐妈妈看到小可乐一天天健康成长,非常高兴,她利用新媒体记录女儿的成长时刻,并将自己在产房学到的护理知识分享给新生儿。微信群里的妈妈。王艳感叹,“我觉得母爱的伟大就在于即使面对困难也不放弃,汇聚爱和力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们的家人给医护人员写下了衷心的感谢信。图片来源邹乐


通过这种陪伴,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医护人员感受到了“家庭参与关怀”的力量。“我们发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还需要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卫红教授说。


据了解,崇宜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妇幼病房目前共有3个独立病房。主要项目包括NICU患儿早期家庭参与护理、高危儿出院前过渡准备、高危儿家长培训教育、家庭护理能力评估指导、日常婴儿观察及护理指导、新生儿护理培训指导等。各种护理技能,以及个体发展指导和喂养计划、身体发育监测训练、婴儿异常的识别和紧急情况的应对、高危儿童的早期康复训练等。未来,新生儿科将开设更多家庭病房,满足更多婴儿和家庭的需求。


旗帜的背后,是新生儿医护人员和孩子家长的积极鼓励。图片来源邹乐


“刚出生的婴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象征着希望。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保持这一希望。在医疗卫生水平快速变化的新时代,更需要新生儿医务人员的持续努力。“天使们早早到场热身,她就出生在她的怀里,面朝阳光。”新生儿科副主任魏红说。陈琪、尹子年。


母婴病房简介和母婴病房都是干什么这类相关题,本文已经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