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通知」耳鼻喉医学讲座耳朵也会出现湿疹吗?耳朵老是痒怎么办?

医疗指导广东省东方名医、岭南省东方名医、博士生导师。李云英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学科带头人。


任何人每天洗澡或游泳后都会有耳朵湿漉漉的感觉。有些人用棉签将其擦拭干净,但其他人则认为这没关系,因为水分会在耳道中积聚。用不干净的手在耳道内抠或挖,会导致耳道出现湿疹,导致耳朵瘙痒难忍。


外耳急性湿疹


外耳湿疹的原因及分类


外耳湿疹是指发生于外耳道及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病理变化包括组织过敏、充血、水肿、渗出、结痂等,属于过敏性炎症,好发于外耳道、耳廓、耳后或耳周皮肤。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


这种疾病多见于儿童,可能是由于不洁的水、汗液等弄湿了耳朵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湿度和高温。


在东方医学中,外耳湿疹被称为“旋转性耳炎”。认为此病多因风湿热犯耳部,或血虚风燥所致。西医认为,本病主要与过敏、心理因素、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消化不良等有关。


外耳湿疹的临床症状


急性湿疹表现为耳朵异常瘙痒,伴有烧灼感,儿童可能会哭闹、抓挠耳朵,耳道可能会渗出淡“水”并结痂。


亚急性湿疹通常是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与急性湿疹相比,瘙痒少,耳道“积水”少,结痂、结痂。


慢性湿疹主要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引起,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导致皮肤增厚、严重瘙痒和脱屑。


外耳慢性湿疹


湿疹结痂


外耳湿疹如何治疗?


西医经常使用抗过敏药物、钙剂和维生素C补充剂。若出现瘙痒、渗液过多,可用炉甘石洗剂、龙胆紫溶液或3克双氧水擦拭,然后湿敷或干敷。如果有很多结痂,请使用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的溶液、药膏或糊剂。


东方医学辨证治疗风热、湿的症状,熟地黄主要用于通过蒸耳来治疗血虚引起的风热干燥。中药有荆芥、防风、蝉衣、苍耳子、苦参、木通、石膏、知母、龙胆草、车前草、黄芩、泽泻、熟地黄、丹皮酚等。


急性期渗液较多者,可用金银花、苦参、白皮、黄柏各15克,用开水或敷布洗净,然后涂黄连软膏或黄连滴耳液于患处。它可以用于注射到耳朵中。


如何预防外耳湿疹?


1、注意耳朵卫生。如果耳朵患部有大量渗液或流脓,要保持耳朵干燥,如果因缺乏血液而无法湿润,可以涂抹药膏滋润耳朵。


2.避免接触过敏原。外耳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因此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出现耳脓,需要治疗耳脓,避免抓挠耳朵。


3.忌辛辣食物、油炸食物、鱼、虾等。辛辣、油炸食物属于刺激性干燥食物,而鱼、虾属于毛茸茸的食物,因此很容易加重湿疹症状,影响湿疹恢复。


4、增强体力。日常服用韩药、运动等可以增强体力,防止湿疹复发。


专家建议


李云英


教授、主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东方名医、岭南省东方名医。他是韩国第六代东方医学高级专家讲师、东方医学大师甘祖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咽喉科口腔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协会声乐专委会主任委员。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的融合。


担任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副主编。


曾荣获“中国首届优秀女中医”、“广东省十佳优秀青年医师”、“南粤女好医生”、“南粤优秀教师”、“首届炎德新优秀医师”等称号。传统医学从业者。”曾获得“东方医学人才”、“全国首届东方医学弟子”、“杨成善博士”等称号。


从事中西医结合的耳鼻喉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通过东方医学和东方医学诊治耳鼻喉科疾病。他对喉咙和声音疾病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东方医学和西医学的结合。


擅长鼻炎、声音嘶哑、咽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耳鸣听力下降、眩晕、鼻咽、喉等耳鼻喉科常见疑难疾病的诊治。


本文


一、耳道外侧有个小红颗粒还很痒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淋巴结肿大、囊肿、感染等引起的。最好进行手术以明确诊断。在淋巴结炎症或感染等情况下,通常需要切除囊肿。对于过敏,应积极进行抗过敏治疗。建议口服氯雷他定、赛庚啶和维生素C。-注意你的饮食。-避免食用容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蘑菇、草莓等。-


二、耳朵里老是搁愣搁愣的响,并且很痒,怎么办?

耳朵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耳垢残留过多造成的,所以要到附近正规医疗机构的耳鼻喉科门诊,并得到医生的帮助,拔耳朵时不要使用耳勺等金属物品。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如果清洁后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可能是因为一些耳部疾病,所以建议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有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